(法新社)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15:50
(法新社華盛頓 26日電) 根據今天出爐的研究報告,進化上與人類最接近的黑猩猩,對於死亡的反應與人類相似。
科學家研究2個案例來取得結論,一是住在蘇格蘭 野生動物園的小群落,對於年邁母黑猩猩死亡有何反應;二是兩隻野生母猩猩,在幼猩死亡後數週後仍無法放下幼猩的屍體。
率領第1項研究的安德森(James Anderson)在27日出版的美國 期刊「當代生物」(Current Biology)寫道,根據研究發現和觀察,「黑猩猩對於死亡的反應、對於垂死同伴的反應,包括牠們對死亡的認知,發展程度往往比過去一般看法還要高」。
根據拍攝到的畫面,年邁母黑猩猩死亡前數日,其他猩猩非常沉默,也十分顧及這隻母猩猩所需。母猩猩斷氣前,其他猩猩會擦洗、擁抱牠,看牠是否還活著。
研究人員指出,當牠死亡,這群猩猩會避開遺體,但不久之後,過世母猩猩的長女會回到遺體旁,一直陪到天亮。
安德森寫道,「黑猩猩針對垂死母猩猩的行為,與我們人類在年邁長輩垂死時的反應,有許多相似之處,儘管黑猩猩沒有宗教信仰或喪禮。」
由牛津 大學(Oxford University)畢洛(Dora Biro)率領的第2個研究,研究小組則在幾內亞博蘇(Bossou)附近森林的一個半隔離黑猩猩群落,目睹兩隻小猩猩死亡。
畢洛寫道,「我們在兩個案例都觀察到黑猩猩媽媽對幼猩死亡的驚人反應,牠們在幼猩死後數週、甚至數月,還會抱著屍體四處走動。」(譯者:中央社蔡佳敏)
.
資源來源:
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article/100427/8/hpir.html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感想:
這篇說到黑猩猩對死亡, 對生命的認知, 以及牠們對牠們族群中的同類去世時的反應, 與人類極為相似.
明顯地, 牠們對生命是有知覺的.
人類面對親人死亡的方法, 是舉辦儀式; 而黑猩猩群的方法, 是離開死者附近, 長女會先回來替死者"守夜".
如果以自我對生命的意識, 又或以能夠創造工具和群體社交生活等能力來判斷, 黑猩猩是否應該被當作person看待呢?
一個在堂上提及過很多次的問題:
假如兩個活一個, 會選擇人還是黑猩猩呢?
又或者二選一, 會選身患末期病患/唐氏綜合症/嚴重老人痴呆的人, 還是黑猩猩呢?
P.S.:
終於懂得怎新增文章...
之前兩三篇要勞煩黃同學替我貼文, 感激不盡啊!
^_^
猴王醋勁大發掐死私生子 母猴抱屍十日不離不棄
11 年前
"一個在堂上提及過很多次的問題:
回覆刪除假如兩個活一個, 會選擇人還是黑猩猩呢?
又或者二選一, 會選身患末期病患/唐氏綜合症/嚴重老人痴呆的人, 還是黑猩猩呢?"
生命應被尊重,無論人或動物。我們不應因自己的喜好,隨意取去動物的生命,更不應使它們受不必要的痛苦。
但面對兩個活一個的情況,人是我必然的選擇,試想若那個末期病患/唐氏綜合症/嚴重老人痴呆的人,正是自己的父母或子女,你會如何選擇?可能在某些人眼中他們已沒有價值,但人的價值是否只有功能情的考慮呢?黑猩猩在此情況下,我會視為次選。
Joseph Cheng
我亦同意,無論我們如何尊重動物的生命價值,在絕對極端的情怳下,人的生存排序是高於其他動物物種的,無論那是末期病患、唐氏綜合症或嚴重老人痴呆的人,我想這是基於一種道德直覺,而人是生來便有超越一般動物性的精神層面,這亦是人最重要的生命價值
回覆刪除>唐氏綜合症或嚴重老人痴呆的人
回覆刪除他們是人 (Human Beings), 但是比猩猩低等, 你們同意麼?
不能以物種作為選擇的唯一基礎, 否則會淪為物種主義者, 這與種族主意, 沒有根本性的分別.
要考慮的不是你會怎樣選擇, 而是你應該怎樣選擇, 你的理由是甚麼, 基礎是甚麼等等.
William Sin
>唐氏綜合症或嚴重老人痴呆的人
回覆刪除他們是人 (Human Beings), 但是比猩猩低等, 你們同意麼?
我不同意,人不能單以腦部狀況決不人的價值。就如高錕教授,如有一天他的老人痴呆症到了嚴重情度,我們會視他較猩猩低等嗎?
Joseph CHENG